找到相关内容1943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敬定: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

    那孤立的,静止的个体性的那个现象)而已。  从这缘起而没有自性[11](自性就是实在的个体性)的深观中,深入一切法的底里,即是“[12]平等”。这如芭蕉树,层层的披剥进去,原来是空无有实一样。这...体性,而实一切依于一切。这才从法缘起的幻网中,通达解了“总别无碍”、“主伴无碍”、“成夺无碍”的法界缘起。此略为说明。  1.总别无碍:全体与部分,在关联而依存中,总别都只是相对的存在。  2....

    释敬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3470572.html
  • 存在与体悟

    虚空,是的虚空)合一,实践地契入人天浑合的实存生命境遇。“心及第归”,“心”(证)仍是证道的第一步,“心”才算是考起了佛家的进士。宇宙万有,一切的存在,都是因缘合和而生的。缘起即生,缘尽即散。一切的存在都是条件的存在,都以“”为体。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缘起”。正因为,才能缘起,正因为缘起,才必然性。无论存在或不存在,都必然有其“缘由”。世界就在无尽的缘起缘灭中展开...

    张 新 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870589.html
  • 略论儒佛会通与两宋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

    本体论上的基本构想上,虽然气化论与缘生说差异颇大,生生化育的天德流行观亦不同于五蕴和合的缘起说,太极创生尤其不同于无明起行。但是“三界唯心”、“万法唯识”、“即心即佛”,无论是客观唯心论或主观唯心论...于内。物从心而有,心由缘而生;既不可循物以求心,亦不可滞心以求物。要言之,缘起则性起则缘灭;这在佛家称之为“般若智”,又称之为“即定”;也就是以后宋明理学家所盛称的“常寂常感”、“寂感双照”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270738.html
  • 《宗本义》与《涅盘无名论》的作者问题

    因存在所以果存在,因现起所以果现起。「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」,说明所谓「无此故彼不起」。所以「虽观有而无所取相」[27],有而不执着为真有。〈宗本义〉点出佛法「缘起」的核心思想。  僧肇《...之缘起学,相去甚远。[95]  可见觉贤所传的是有部「三世实有,法性恒住」的思想。而罗什所传的是龙树「缘起」的思想,两者相去甚远。慧远认识的是觉贤这种「有部」思想,因此也与罗什的观点不同。  ...

    邱敏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3570787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此种极恶逆之作为,皆断灭邪见所致之结果。人人能作,众奉行,则天下太平,人民安乐。”2因此,人人相信因果,则天下太平。此即“缘起”般若正见义,中道正信的佛法信仰。“若人见一切法从众缘生,是人即能见...的佛教,佛教信仰的神圣就渗透进入了现实生活之中。灵验与功德的体验和培植,整合了前生与今世的整合,统一了来世与今生,建构了联接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。 依佛教缘起和功德回向的解释,凡有情众生,皆由五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明末《物不迁论》的诤辩——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

    亦存在一些问题,例如《华严经》带  有「如来藏系」的思想成份,和《般若经》的「缘起」是有不同  的(注 35 )。在稍后的讨论中,将可发现:镇澄为了解决「」  和「如来藏」两者思想不同问题,...的(注 16 )。如此一来〈物不迁论  〉的问题核心,只剩「」与「性住」,何者是「不迁」的正解了  。  页93  三、镇澄对「」与「不迁」的考察  镇澄所引的经论,在他看来,有下列典籍和文句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971094.html
  • 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

    即「于四论佛性,弥所穷研。」所谓「四论」, 指的是龙树、提婆一系对《大般若经》注释的著作,有《大智度论》、《中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、《百论》等,强调「缘起」,主张宇宙万物的形成只是各种条件的结合,并...不拔之基的昙鸾大师。正是昙鸾继承、吸收印度大乘佛学的弥陀净土信仰,结合中土民生实际,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净土学说,大大扩张了净土信仰的可接受和普及,为净土信仰在中土的传播开辟了一方新天地。昙鸾念佛法门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271186.html
  •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--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与理论之影响

   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(之二)〉这些诗作皆是从佛教的根本教义,省思“万法因缘生”、“万法因缘灭”缘起的道理,由观察世间万法的现象可以获得印证,阐发观破执的理念。  2.著重内省功夫  黄庭坚透过...黄庭坚的参禅修道的理念,分析其学佛体现的精神。4.黄庭坚与禅宗僧侣的交游纪录,由禅宗语录以考察其交往的对象,并藉诗歌反映其禅学修养。此外,黄庭坚禅诗作品的类型如下:1.禅理诗:省思缘起无我,著重内省功夫,...

    谢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473438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

    的是要解决六识说的不足,故如来藏必须是一个心体存在,所以如来藏说只是为了顺应佛教核心教义(缘起)的表面之作。实质上如来藏绝不可能仅仅等同与之理,不然如来藏思想的建构在其自身看来就毫无意义了...的一个部分而已,并且也不能代表唯识理论的整体特质。唯识学是以‘阿赖耶识缘起’理论为其核心价值的。所以‘有为依’与‘无为依’在唯识学中各自分量不同,不能相提并论。如果把这种‘以真如为依’拔高为‘无为...

    慧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7.html
  • 九华山刚晓法师问答录

    带有功利心。为什么要成佛,为了度众生!为什么要度众生?为了成佛!这成佛与度众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;两个基本点是缘起论与业力论,缘起论可说是佛教世界观,缘起,业力论可说是佛教人生观,因果不爽;三面旗帜...但不能要求人人都是王军霞。古代的祖师大德们把佛性与种姓用不同的(姓)字,其用意就在这儿。    问:玄奘法师幷没有译《会宗论》,这是为啥?    晓:玄奘法师尊重法,释迦的经典他还没译完,哪儿能先译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3073692.html